陈向东:高途在类ChatGPT产品方面进行五方面探索

135次阅读

原标题:陈向东:高途在类 ChatGPT 产品方面进行五方面探索

多知网 7 月 2 日消息,日前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培训教育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研讨会”上,高途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陈向东分享了自己关于教育与科技融合的一些思考。

他提到几个核心关键词:其一是信息化浪潮,信息对每个人而言是交互,某种程度上,信息化浪潮的背后是人们获取认知方式的一种变化,或者是人们获取认知方式的一次革命,或者是人们的反馈系统在发生着重构。其二是 ChatGPT。“所谓的大模型或者是 ChatGPT 背后等于是给每个人安装一个另外的大脑,我们如果把它借用的话等于我们获取认知的方式又变化了,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反馈之间又发生变化了,我觉得这还是蛮让我们每个人去思考的。”

陈向东表示:“任何一次的教育变革,任何一次的科技革命,任何一次的人才高地的竞争的背后都伴随着对于未来的判断。”

他坦陈:“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当下对于高途的变化,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是胆战心惊,ChatGPT 这件事到底会有什么变革? 数字分身、数字人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变革? 大模型最后训练出来的 AI 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革? 坦率说,我到目前没有答案。”

但是他透露,目前高途在五个方面做了探索:

1. 对于整个教学模式而言,以前是大班课,现在随着 ChatGPT 的进入,高途也结合一些大模型,慢慢发现更加容易做个性化教学。

2. 高途在整个内容生产和教学内容的生产,可以通过大模型和技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确实比人做得好。

3. 高途发现对于顾问、客服而言,极大化提高了效率。

4. 高途也在探索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各种产品体系,这还在探索当中。

5. 任何伟大的创新往往不在企业内部,可能在企业外部。“这波机会当中如果有一家另外的公司,就像是 9 年前的高途长出来,别人看不懂、看不起,但是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公司就在这里引发变革了? 我是挺担忧的。为此我构建我的朋友圈,构建了一大堆美国硅谷的朋友圈,定期给他们打电话说你们有什么科技创新……”

以下为陈向东分享原文(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尊敬的刘林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特别开心能见到这么多的好朋友,很多老朋友,也有很多新朋友。我今天就想就教育与科技的一些融合谈一些我当下的一些思考。

我们看到有几个核心关键词:

第一个核心关键词叫做信息化浪潮,你认真拆解信息化浪潮的时候,它的背后核心关键词是浪潮还是信息? 但是不管怎么样,它是融合于信息化浪潮,而信息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交互,某种程度上信息浪潮的背后是人们获取认知方式的一种变化,或者是人们获取认知方式的一次革命,或者是人们的反馈系统在发生着重构。

第二个核心关键词是 ChatGPT,近期的大模型非常火,所谓的大模型或者是 ChatGPT 背后等于是给每个人安装一个另外的大脑,我们如果把它借用的话等于我们获取认知的方式又变化了,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反馈之间又发生变化了,我觉得这还是蛮让我们每个人去思考的。

我想任何一次的教育变革,任何一次的科技革命,任何一次的人才高地的竞争的背后都伴随着对于未来的判断。所以我们看到二十大报告当中讲到一句话,说是“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个定位我反复拆解的时候感到特别受鼓舞,也特别寓意深长。

我们中间有两个成语,一个成语叫做事半功倍,如果把一个正常的状态比作 1,事半就是二分之一,功倍就是 2,那就是 4。还有一个事倍功半,正常状态是 1,事倍功半就变成四分之一,如果一个人的认知是事半功倍的认知,还有一个人的认知是事半功倍的认知,两个差距就差了 16 倍。我今天是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在做个人人生意义探讨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果我们努力想做的比现在好 10%,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已经很努力了,我们已经很尽心了,我们已经把全部的身家都铺进来了。

但是如果你要是比现在好个 10 倍,大概率上做好是可以的,因为你做的路径和方式是不一样的,最后你可能就会 10 倍好。这段时间我跟我自我的对话当中,我经常说有没有一个 10 倍好的东西? 我也经常跟我的团队讲有没有一个 10 倍好的东西? 我也经常跟我们的老师教职员工进行最多的对话是,我说有没有一个 10 倍好的东西? 我觉得如果有一个 10 倍好的东西,可能就真的是一个不同的未来,就像是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当时那样的认知肯定是 10 倍好的东西。过去几十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是难以想象的,再比如说华为的任正非,他在 20 年前、30 年前肯定是 10 倍好的东西,当时有人看不起、看不懂,但是坚持 10 年、20 年,华为在这个领域就成为了全世界的领先。

借这个机会,我想谈谈我四个方面的感受。

第一,如果说人和人的差距在于认知,我们怎么样能够帮助孩子们尽可能的获取更有效的信息,获取更好的认知?今天科技的革命某种意义上讲正在让这件事变成现实。

最早我自己是学电子技术的,当年就痴迷于学习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当年自己也组装过收音机,我今天特别感慨,一个输入、一个信号慢慢能够播放收听。如果我们今天在构建真正的未来教育的时候,如果我们把输入变得更加有效、有针对性、有个性化,最后的输出就会更加的有个性化,就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人就被完全解放了。

每每想到此的时候,对于高途本身而言,我们作为一家科技教育创业公司起步的,我们在这个时代里面能够做什么? 我是 2014 年的时候创办高途,当年叫跟谁学,创办高途巨大的诱因是当时关注到两个巨大的变化,第一个是当时人们用手机打电话,但是那个手机是大屏幕的手机,这是在 2012 年我观察到的现象。第二个是当时的 4G、wifi,我看了大量国外的文献,这波的移动互联革命对教育方式会产生重大影响 ,我内心就特别的躁动不安,有时候晚上都睡不着觉。后来我经常到国外上一些教授的课,特别我上过两次《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课,他现在去世了,他每次都讲一句话,他说“任何伟大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企业外部,而不是企业内部。” 当时我就激动不已,我就想应该做件事。

了解高途的人知道,我们是在 2014 年的 7 月份组建了音视频直播团队,我们在 2015 年的 3 月份做了 3000 多人同时在线的直播课,我们回溯 2015 年的在线教育,一类在线教育是做录播课,第二类在线教育是做双师课,就是在北京一个教室里面有个老师,在地方上找几个教室,让学生在教室里上课,那个时候高途第一次提出叫做“在家上高途,成绩大进步”,这是当时的高途在这个行业中的创新。当时我认为既然技术变化能够到 4G 和 wifi 高度的时候,我认为是有一个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极大地能够把信息输入的质量提高,农村的孩子如果通过直播在线课就可以找到北京、上海或者毕业于北大、清华最好的老师,让他们把最好的认知通过我们的系统输入给学生,学生就能够得到巨大的变化。这是我当时创业的起点。

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当下对于高途的变化,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是胆战心惊,ChatGPT 这件事到底会有什么变革? 数字分身、数字人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变革? 大模型最后训练出来的 AI 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革? 坦率说我到目前没有答案。

但是高途是在 5 个方面做了探索:

1. 对于整个教学模式而言,以前是大班课,现在随着 ChatGPT 的进入,我们也结合一些大模型,慢慢发现更加容易做个性化教学。2. 我们在整个内容生产和教学内容的生产,可以通过大模型和技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确实比人做得好。3. 我们也发现对于顾问、客服而言也极大化的提高了效率。4. 我们也在探索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各种产品体系,这个还在探索当中,我们期待它未来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5. 任何伟大的创新往往不在企业内部,可能在企业外部,这波机会当中如果有一家另外的公司,就像是 9 年前的高途长出来,别人看不懂、看不起,但是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公司就在这里引发变革了?我是挺担忧的。

我现在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构建我的朋友圈,构建了一大堆美国硅谷的朋友圈,定期给他们打电话说你们有什么科技创新。第二件事情是我见了中国顶级的风险投资人,他们的嗅觉很敏锐,比如红杉他们现在在清华大学旁边搞了一个办公室,就是找原生在清华里面学软件工程、学 AI 的人在里面办公,我没事就找他们聊天,每次聊天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东西都不懂,但是每次听很兴奋。有时候我都在想我们总是会觉得我们自己了不起,但是我们看看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毫无疑问我们的爷爷奶奶、父母是那个时代的人,而我们真正的是当下时代,但是未来的那些年轻人才是真正的未来。我们做的就是怎么打开自己的边界,我们在做这件事情。

第二,这次的技术变革确实非常迅猛,国家也提出了要解决卡脖子的工程,一方面是要在科技等等方面上有更多的国家战略,但是我的深度思考是最终要有个结果,如果要有个好的结果,一定是在人才这个“因”上下功夫,怎么样能够培养出真正的面向未来的、能够真正领先于这个世界、能够有更多创造力的人才?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高途内部也在提怎么去激发学生的创新,像高途现在跟一些高中合作做实验班,怎么做创新,怎么做激励,怎么做更加合适的考试,每年在高途培训中间也有不到 200 位的清华、北大的学生,我们后续持续跟踪这些清华、北大的学生,看他们到清华、北大之后的继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动力怎么样。我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确实有很多年轻人人生非常迷茫,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他们觉得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没有期待。后来我个人在想,当下是一个应该大力的真正的去弘扬优秀的人才,并且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为当下人才的标杆。榜样不是领导团队的最好方法,而是唯一方法。同样的道理,要想真正的激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真正的年轻人的偶像、标杆就把他给激发了。

包括教育培训的同行们,我们身上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李强总理在前段时间的达沃斯论坛上讲到了“企业家精神”,我是觉得中国真的需要一批真正有担当、有责任心、真正热爱这个国家的企业家,真正的应该创设机制把这些企业家报效国家的氛围文化激发出来。教育培训这方面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我经常跟我的团队讲这就是我的热爱,某种意义上讲不是高途需要我,而是我真的需要高途,我的生命需要高途,我需要通过高途把我对于教育的热爱、对于行业的热爱、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时代的热爱真正能够展现出来。

我们也在共同创造一种氛围,能够让今天的年轻人找到他们人生的偶像,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找到他的偶像以后就不得了,一旦有我想成为他这样的动力之后他的兴趣被激发,他的习惯被培养,他的人格被塑造,他遇到再大的黑暗、再大的困苦、再大的艰难险阻都会克服的。这是我自己在反反复复思考的,当下的这个时代需要做这件事情。

第三,今天确实外在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变化是从科技维度发生的变化,尤其是我们说的 ChatGPT 或者是大模型在发生变化。我们在过往培养一个人的时候一般是六种能力,分别是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之上举一反三,慢慢的有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最终的落脚点,记忆是起点,创造是终点。

比如我们调研今天的很多初中生、高中生,特别是跟优秀的初中生、高中生对话的时候,他们会说我为什么大量重复的背这些东西? 我为什么用一年的时间去刷题? 假如真正站在未来培养今天当下的人才的时候,怎么样在记忆、理解和应用这块减少,怎么样在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变多,这是重大的课题,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都在倡导这块。真正让一个人改变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非常难,比如我们想培养我们的学生更多是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方面上,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者的能力认知还是在记忆、理解、应用,让你记、背、应用、作题,这其实就是两件事。我在思考这件事情,当然我也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

我们试图在身体力行做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去真正的下功夫,近段时间我会定期找一些刚刚毕业两三年的员工去聊天,让他们给我讲讲他们最新的做法和最新的应用,有时候每次聊完我都会感触很多,他们和我日常的行为路径、和我的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我想起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当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想在这个时代能够超越自我,而我们每个人想去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起点永远是要刷新我们的心智认知。”而刷新这个心智认知的开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你要重塑你的习惯,要打倒重新再来,破坏性创造,这件事非常难,我在想最终的教育变革肯定是要围绕着这个来的。如果高途未来能够做出一些好的产品,应该是引导着孩子提高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方向上下功夫,现在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们,你是怎么在这三方面巨大化的提升维度?

第四,我做教育 35 年了,最早我家里很穷,初中毕业之后读不起高中,就读了师范,所以 17 岁就教书了,当时教过初中、高中,后来到北京的时候教过大学生,后来慢慢自己创办高途。这一路走过来,我觉得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一定要做的。

1. 怎么样永远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 今天大家在用很多外面的大模型训练我们新的商业模式,训练过程当中怎么样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怎么样能够去激发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互动,最后确保学生有最好的学习体验,最终极让这个学生有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我这么多年的一个认知,并且我坚信认为未来能够引领胜出的产品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产品,你在边上是一个加油者、一个导师或者一个教练,但是他是真正的中心,他是真正的运动员。

2. 学习这件事对于今天当下的每个个体而言都变得如此重要,我是看过当年采访乔布斯的作者,后来又写了三本书是关于亚马逊贝索斯,写是的《长期主义》,后来他总结什么样的人是真正能够影响世界、能够有成就的人? 后来他总结出来成功人士的三大特质:第一大特质是有强大的好奇心; 第二大特质是对科学和艺术融合的痴迷; 第三大特质是有着孩童般的惊奇。我每每自己一个人坐着自我对话的时候就说陈向东,你今天还有好奇心吗? 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的? 妈妈,为什么天会下雨? 我们今天唯有学习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才能跟得上这个企业,才能佩得上这些人的信任。今天科技就在这儿,慢慢科技变革该成了我们的一个部分,科技用的话就是你的,因此每个人天然的被装备了科技。因此,怎么样更好的把科技和艺术进行融合? 这也是我的思维模式的刷新。另外是有着孩童般的惊奇,看这个东西的时候不要否定它,特别是得找不同的人聊聊,找跨界的人聊聊。当年高途创办的时候能够长出来,就是因为我当时找的合伙人中间一半多都是搞技术的,300 人的时候大概百分之七八十人都是搞技术的,我跟技术人对话的时候就是另外一个认知,虽然很痛苦,也会碰撞,也会碰坑,但是慢慢就走出来了。

3. 信心比黄金海重要,另外一句话是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惧,比如说做投资,当我们看到 ChatGPT 出来之后,大模型资本疯狂的投进去,当别人很疯狂的时候,你需要去冷静,你需要有点恐惧。今天做教育也是这样,在大的框架下、在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如果真的去研究我们的学生,我们真的去研究学习者,我们真的去研究未来的教育所需要的人才,投入做可能有一年两年看不到成果,但是如果你坚持 10 年、20 年,会成就斐然。

所以今天我看到在座的各位同行的时候,感慨颇多,因为过去几年我也出差,出差是固定到几个城市,我们基本上在做线上,对线下市场的了解不多。但是我跟同行聊天、对话,越会发现任何一个勃勃生机一定是需要民营力量的加持,任何一个勃勃生机一定是需要企业家精神加持的,任何一个勃勃生机是需要在座的每一位要努力成为更好的那样一种初心、那样一种向往、那样一种坚韧、那样一种状态决定的。

我今天在这儿特别开心跟大家能够讲讲我当下的一些思考。

责任编辑:

原文链接:https://learning.sohu.com/a/693727405_112831

正文完
 
不知道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不知道 2023-07-04发表,共计6441字。
转载说明: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必删除。 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如无来源则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