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重要指示精神,我苏网积极参与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组织的 “ 千问千寻大运河 ” 网络主题活动。以文化为内核,策划推出 “ 云赏大运河 ”、“ 运河百问 ”、“ 大运河进行曲 ”、“ 大河之上 ” 等内容多元,形式丰富的新媒体产品,深入宣传运河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成就,在今昔对比中展现新时代大运河的新风貌。
因辑里丝出名的是哪个历史街区?
因辑里丝出名的是南浔历史街区。南浔历史街区在明清时期由于蚕桑业、手工缫丝业而发展繁荣,并依靠大运河支线 —— 頔塘运河的交通便利,发展形成了基于頔塘运河的独特十字港架构格局。20 世纪初,南浔古镇依托大运河及周边地区发达的蚕桑与农耕经济,作为名甲天下的南浔辑里丝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也因此一跃而成为江南重要商业城镇。南浔镇区总面积 1.68 平方公里。镇区内保留着明清历史风貌,较完整地体现了清末民初南浔古镇的街区格局和历史风貌。镇区内相关建筑遗产保存完好,重要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其余民居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居住功能。
南浔历史街区
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在哪里?
八字桥历史街区位于绍兴古城北部,是依托绍兴八字桥与大运河的地域优势而形成的一个城市商业区,具有水陆双交通体系,是绍兴水城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对运河聚落的格局与演变产生的重大影响。
八字桥历史街区面积约 19.66 公顷,街区内有八字桥、广宁桥、东双桥、纺车桥、龙华桥等古桥,居民临河而居,沿街穿行,形成了特有的江南水乡景观,是绍兴古城街河布局的典型代表。
八字桥历史街区
中国大运河沿线的四大名塔是哪些?
中国大运河沿岸的四大名塔是通州燃灯塔、临清舍利塔、扬州文峰塔、杭州六和塔,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而且见证了明清时期运河区域的繁荣。
通州燃灯塔
位于通州北城,中国大运河最北端,又被称为燃灯佛舍利塔。此塔始建于北周,唐、元、明诸代曾予以维修。通州燃灯塔又被民间称为镇水塔,意在防止洪水泛滥威胁运河和保护两岸人民免遭水灾。“ 支柱幽燕天半壁 ”,“ 一枝塔影认通州 ”,这是清代两位著名诗人描绘燃灯塔的诗句,前句描写巍然屹立、雄伟壮观的景象,后句记述古塔景致最美,可作古城通州象征的神韵,因此使此塔享誉中华。
通州燃灯塔图(姜跃岭 摄)
临清舍利塔
位于临清市城北卫运河东岸, 有着 380 余年历史, 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 (1 611 年),塔高 61 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基座八面,每面长 4.9 米,底面积为 186 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 7000 平方米。外檐砖木结构。 临清舍利塔是真正与明清运河相伴生的建筑,它见证了明清时期临清经济的发展,尽管当年的繁华早已经远去,但是临清舍利塔仍然固守着这片土地,仿佛仍然在追忆当年的繁荣。
临清舍利塔
扬州文峰塔
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东岸宝塔湾旁文峰寺内。建于明朝万历十年,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砖砌塔身,高 40 米,塔下运河是鉴真东渡解缆入江之地。登顶可南望大江,北眺蜀冈,绿杨城廊尽收眼底。明万历十年,知府虞德晔建塔,僧人镇存募化三年资财得以建成,当时的扬州按察御使邵公题为 “ 文峰塔 ”,取 “ 文风昌盛,文脉顺达 ” 之意。文峰塔为七层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塔身红木青瓦,下为砖石须弥座,底层回廊围绕,二至七层为挑廊做法,塔顶为八角攒尖屋顶,通高 44.75 米。古塔庄严厚重,成为古运河畔的显著标志。塔上的灯龛,亦起到航标的作用,明清粮船盐艘多从塔前来往,帆樯林立,盛极一时,此河湾遂称宝塔湾。
扬州文峰塔(陈跃 摄)
杭州六和塔
位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北宋时吴越王为镇钱塘潮而建。北宋开宝三年 (970 年),钱弘椒舍园造塔,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并建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江潮。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又重建塔外木结构。塔名取佛教 “ 六和敬 ” 之义,命名为六和塔。 六和塔又名六合塔,是取天、地、东、南、西、北六方以显示其广阔的含义,即 “ 天地四方 ” 之意。塔有七面八级,高 59.89 米,雄伟壮丽。登塔俯瞰,钱塘风光尽收眼底。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 104 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文峰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现在六和塔旁新建了一座中华古塔苑。走进塔苑,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现了中国塔文化的精华。
杭州六和塔
中国大运河最早的开凿者是谁?
最早开凿大运河的是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夫差(约公元前 528 年 — 公元前 473 年),是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利用长江、淮河之间的自然水系,开凿了一条人工渠道 —— 邗沟。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九年(公元前 486 年),“ 吴城邗,沟通江、淮 ”[《左传 · 哀公九年》春秋 左思明]。邗沟南起长江边的邗城(位于今扬州市区),北到淮河山阳湾末口(位于今淮安市区),沟通了江、淮两大水系。这是中国大运河有确切纪年的最早一段运河。夫差开通邗沟的第二年,吴军便沿着新开的运河北伐。借助便捷的水上通道,吴军驾船如飞,势如破竹,陷陈国,败齐师,退楚兵,终于凯旋而归。
古邗沟遗址
夫差雕塑
最早的运盐河是谁开凿的?
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开凿的上官运盐河是最早的运盐河。这是一条以扬州为中心向江淮东部沿海地区开凿的人工运河。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二哥刘仲之子,因为平定英布有功,被封为吴王。他的封国吴国领 “ 三郡五十三城 ”[《扬州二王 运河始祖》陈陆],以广陵(即扬州)为都,包括豫章郡与会稽郡,差不多囊括了今日华东的主要疆域。《史记》中记载,(刘濞)“ 煎矿得钱,煮水得盐 ”。刘濞正是就地取材,开矿铸钱,煮海水为盐,使吴地富裕起来。公元前 195 年 — 前 154 年,刘濞为了将封地东部沿海盛产的盐运到扬州,借鉴夫差的做法,主持开凿了上官运盐河,即自扬州茱萸湾到海陵仓,再到海安如皋的运盐河,长 195 里。汉景帝采取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刘濞以 “ 清君侧,诛晁错 ” 为名,联合楚、赵等七国,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 (公元前 154 年),公开叛乱,史称 “ 吴楚七国之乱 ”。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夫差和刘濞两位吴王开凿的运河让扬州的繁盛延续了 2000 年。 扬州百姓修建了 “ 二王庙 ”,纪念大运河的这两位始祖,二王庙在 20 世纪 50 年代被毁,2007 年,扬州市在古邗沟旁重修了一座 “ 邗沟大王庙 ”。
邗沟大王庙中供奉的夫差、刘濞两位大王
邗沟大王庙
东汉时陈登对大运河有什么贡献?
东汉时陈登主持开挖邗沟,对大运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东汉末期任广陵太守。由于邗沟在樊梁湖以上向东北绕道,且又有博芝、射阳二湖风浪之险,随着水运的发展,必然要求避弯取直,因此东汉建安初,广陵太守陈登鉴于 “ 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 [《扬州水道记》清刘文淇]”,乃 “ 穿沟,更凿马濑百里渡湖[《扬州水道记》清刘文淇]”,马濑即白马湖。建安初,陈登主持开凿的工程,是从樊梁湖北口,穿渠至津湖(即界首湖,在今宝应县治南),再从津湖北凿渠百里通白马湖(在今宝应县西北),直至山阳末口入淮。 这是历史上对邗沟运渠的首次改建工程。经过陈登这次大规模的开凿,形成了一条比较端直的新运道,史称邗沟西道。邗沟西道与今天的里运河大体一致。陈登任职期间还筑有捍淮堰(高加堰前身)、破釜塘、陈公塘等沿运水利设施,发展农田灌溉,使汉末迭遭破坏的江淮地区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陈登开的陈公塘
白沟是谁主持开凿的?
主持开凿白沟的是东汉政治家曹操。曹操(155 年 —200 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建安七年至九年(202 年 —204 年),曹操先后修治睢阳渠至官渡;“ 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今河南淇县卫贤镇东)。漕船由此可通今卫河上游和当时的黄河下游,向东北通今海河水系各河流。建安十一年,曹操为北征乌桓,又开凿平虏渠、泉州渠,沟通白沟、泒(水、滹沱河、鲍丘水(东潞水)、濡水(今滦河)等。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成为隋代永济渠的前身。
今天漳卫河的前身就是白沟
谁修筑了邵伯埭?
修筑邵伯埭的是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安(320 年 —385 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孝武帝时,位至东晋宰相。385 年,谢安疏浚苏北运河,在今邵伯一带筑埭蓄水利航。史书记载:“ 谢安筑埭於新城北,百姓赖之,比之扶周之召伯,故名召伯埭。”正因为老百姓将谢安比为召伯,“ 召 ” 通 “ 邵 ” 字,这个地方后来就称作邵伯镇。《诗 · 召南 · 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说道:召伯曾在甘棠树下办公,要求人们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来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因此邵伯又称甘棠,如今镇上还有一棵古老的甘棠树。邵伯人还建了谢安广场,正在筹建谢太傅祠,充分体现了邵伯人民对谢安的感激之情。
邵伯古镇
谢安雕塑
谁是贯通大运河第一人?
隋炀帝杨广是贯通大运河的第一人。隋炀帝杨广(569 年-618 年 4 月 11 日),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隋京师大兴,仁寿四年(604 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公元 618 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隋文帝杨坚曾于 584 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 150 多公里,名广通渠。公元 604 年改名永通渠。隋文帝为运兵灭陈,还在邗沟以东开挖了山阳河,又称山阳渎。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隋炀帝即位第一年就下令调征河南、淮北诸郡人民一百多万人修造通济渠。同年他还征发淮南民工十多万人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宽四十步,两旁皆筑工整平坦的御道,夹种杨柳。大业四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以供辽东之需。610 年沟通长江黄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江苏镇江)到达会稽(现浙江绍兴)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北京)的永济渠。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隋朝大运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2700 多公里)。隋朝大运河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
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 “ 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 ”。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唐朝皮日休作诗道:“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河怀古二首》)
2013 年在扬州西湖镇新发现的隋炀帝墓
谁解决了江南运河南段水源问题?
钱镠解决了江南运河南段的水源问题。钱镠(852 年 —932 年),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钱镠在位期间十分重视水利,以 “ 保境安民 ” 为国策,兴建海塘,扩建杭城,发展农桑,疏浚湖河,开拓海运,扩大贸易,对杭州及两浙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解决江南运河南段的水源问题,吴越王钱镠实施了浚西湖、引江潮、建双闸等工程。他认为太湖地区 “ 衿带溪湖,接连江海,赋与甚广,田亩垦多,须资灌溉之功,用奏耕桑之业 ”。除在杭州治沟洫、筑海塘、浚治西湖外,天宝五年 (915 年), 他还专设都水营田使,命于太湖旁募卒四部,创设撩浅军,并亲自指挥。撩浅军共有七八千人,主要任务就是治河筑堤。实行逐年开豁,即由专业队伍常年坚持进行浚治。宝正二年 (927 年) 又浚柘湖、新泾塘由小官浦入海。又沿江而至常州江阴界,一河一浦皆有堰闸,并建立水网塘浦圩田的维修制度。“ 田各成圩,圩必有长,每年或二年,率筑圩之人修筑堤防,浚治港浦,故低地之堤常固,旱田之港常通也 ”[《大运河名人》59]。因此吴越时期水旱灾害少见,岁多丰稔。
江南运河杭州段
作者 姜师立:
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期间,曾任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专职主任、牵头城市扬州市申遗办公室副主任,亲历了大运河申遗的过程。
原文链接:https://news.cctv.com/2021/12/29/ARTI28LdoqVn5CHbHJ4keSKM211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