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产业新生态 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142次阅读

聚焦 AI 产业新生态 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中国新闻 来源:央视网 2018 年 12 月 28 日 20:25 A-A+ 聚焦 AI 产业新生态 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聚焦 AI 产业新生态 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12 月 28 日上午,以 “AI 启未来 ” 为主题的 2018 人民网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张勤,人民网总裁叶蓁蓁,工信部巡视员李颖,人民网副总编辑罗华,工信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文,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佘贵清等出席活动。会议围绕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的巨大影响展开了讨论,分享前沿技术、探讨商业应用、展望发展前景,成果丰硕、效果显著。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在致辞中表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从政策环境看,我国在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强大合力。从发展基础看,通过深入实施 “ 互联网 +”、提速降费、“ 宽带中国 ”、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战略行动,为发展人工智能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市场条件看,我国的大国大市场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催生和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从人才、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为发展人工智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活动中,人民网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人民网副总编辑罗华在成立仪式上表示,此次成立研究院是一次将科研、投资与传媒业务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不仅有利于人民网日后与业内有关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也将有利于主管部门更好推动行业发展、行业企业更好开展相关业务。通过搭建研究平台,一方面能够广纳贤达、汇集多方智慧,共同为技术发展和应用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能使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培育或孵化优质项目,为人民网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战略并购孕育机会。

罗华介绍,研究院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搭建行业研究平台,利用人民网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广泛汇集政、产、学、研各界专家,深入科研院所、产业一线、主管部门开展调研,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专题研讨,剖析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深刻总结既有经验和教训,在产业、科研和决策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为中央优化顶层设计、各地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原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在会上做主旨演讲,他认为,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需要定期、高频、严格排查设备故障。为解决虚假信号干扰核电站故障诊断的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工作人员判断故障、正确应对、控制风险。而动态不确定因果图可以通过分析工业系统的变量和部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好地解决不确定性、动态特性、虚假信号等问题。

他表示,人工智能正处于第三个发展高峰期,虽存在一些泡沫,但总体来讲有了实质性进展,正在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但他同时指出,行业当前普遍关注的大数据,虽然可以做统计分析,但它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两者不能等同看待。

猎豹移动 CEO 傅盛在主题演讲中提出,自人工智能兴起以来,商业化落地一直是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议题。他认为,从一项新技术出现到产品落地,最后到形成产业化,具有很大鸿沟。但是,在国家帮助和指导下,可能缩短技术代差。目前,很多公司讲底层创新,但至少现在看起来比较难实现,反而做好产业落地的机会非常大。“ 这也是小公司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会上,联想集团、微软公司、猎豹移动、科大讯飞、嘉楠耘智、明略数据、阿里云、云知声、商汤科技、招银国际、迅雷集团、旷视科技、汇桔网、赛迪研究院、国新基金、易观、特斯联、松鼠 AI、作业帮、新大陆、升哲科技等一批优秀人工智能企业参加了人民网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下一步,人民网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形成传媒、技术、资本、科研多位一体的业务格局,并与更多海内外各界伙伴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业务合作。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从资本、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深度剖析了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人工智能企业估值不断上涨,关于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人民创投总经理赵亚辉认为,市场泡沫恰恰是行业的拐点,并且从过往规律来看,任何新兴产业都需要经历从诞生到爆发的过程。联想集团副总裁宋春雨则认为,人工智能市场的泡沫主要来自于大众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

招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委员、副总裁连素萍也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表示乐观,她认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科技力量已经形成,资本寒冬无法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阿里云研究中心高级战略总监田丰表示,泡沫之后留下来的是刚需,刚需才能为产业创造价值。而易观董事长兼 CEO 于扬则从数据智能公司的实践角度提出,抓住用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更有助于企业的成长。

目前,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全民话题,深入金融、政务、教育等行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不少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向是小步快跑还是颠覆重塑也观点不一。对此,工信部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崔静表示,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尚不能定论。云知声董事长梁家恩则认为,当前知识和大数据还没有很好的结合,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仍存许多问题。旷视科技副总裁谢亿楠坦言,尽管 AI 应用发展较快,但其技术系统发展尚未取得颠覆性创新。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也表示,算法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认知智能尚处在弱人工智能时代。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微软小冰资深研发总监曾敏建议,AI 需要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技术的成熟度要以实际案例的数量来衡量。

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落地应用的问题,机器之心联合创始人李亚洲表示,医疗 +AI 未来会非常火,安防 +AI 也会非常火,AI 也会对其它产业产生较强的变革能力。特斯联副总裁谢超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路径是 “+AI”,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和行业结合在一起。明略数据副总裁刘静围绕 “AI+” 和 “+AI” 辨析道,前者的本质是超级人工智能或是通用人工智能,其基础是技术驱动;后者则是行业人工智能,以行业、领域知识为基础。嘉楠耘智副总裁张丽表示,无论是 “AI+” 还是 “+AI”,最后都是多层次、多结构地实现人工智能,建议行业把云和端结合来做,才有真正完整的闭环。汇桔网副总裁杨昕认为,最合适的应用场景才是关键。从用户角度出发,“+AI” 和 “AI+” 都是手段和路径。商汤科技 CMO 金俊认为,不管 “+AI” 还是 “AI+”,都说明 AI 不能单独存在。AI 本身不是有用的行业,只有把它附加到某一行业上,和这个行业产生聚合效应,才是 AI 真正起作用的时候。

原文链接:http://news.cctv.com/2018/12/28/ARTIlShOk7Zt32qKF8LdaUHd181228.shtml

正文完
 
不知道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不知道 2023-07-03发表,共计2708字。
转载说明: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必删除。 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如无来源则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